The Mom Test(一):連你媽都騙不了你的終極提問心法

「如果我做一個可以做到 X 的 AI App,你願意花多少錢買?」
「可能 10 - 30 美金吧」
「你覺得這個點子怎麼樣?」
「滿屌的,感覺滿有機會推出去」
你帶著滿滿的期待離開,卻發現三個月後一毛錢都沒有賺到。奇怪,明明他們都說這個點子不錯,產品我也做出來了,為什麼賣不出去?
問題不在你的銷售技巧或是產品本身,而是你提問的方式──正是在誘導他們說出你想要的回答:你的點子很棒,我會花一大筆錢買它。
沒有人喜歡潑冷水,特別是在你在乎的事情上(基本上你會提及就代表你在乎)
《The Mom Test》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,透過永遠不提及你的點子、詢問具體事實、探討細節,就連你媽都不自覺透露心底的真正想法。
為什麼大家要騙你?

- 不想讓你難過
- 覺得這是你想聽的
- 為了你好
都是可能的原因,但最大的問題是「你提及了你的點子」。
只要有人意識到你的自尊在線,保護機制就會直接啟動。
在一段對話提及你的點子,會設定一種需要幫助的預期,並且讓人覺得你想獲得稱讚或認同。
就算你特別請他們誠實、「不用管我的感受」,最終還是會導致「為了你好」的結果。
這些「善意的謊言」會讓你自信地走向錯誤的方向。
既然我們知道這是謊言,該如何去避免它呢?
「挖掘」不經意的真相

四個重點:
- 聊他們的生活,而不是你的點子
- 詢問過去的具體事實,而不是未來的假設或意見
- 找到問題的代價、動機
- 少說,多聽
就像警探辦案一樣,在詢問案件相關人時,不應該帶有任何主觀偏見。詢問案件的具體事實,事情的發生順序、細節。從中找出線索,洞悉嫌犯的動機。
聊他們的生活,而不是你的點子
「我們懷疑你的鄰居 XXX 是犯人,你對他有任何印象嗎?」
「他平常看起來就不太正常的,很有可能是他」
帶有主觀臆測的詢問很容易將重點圍繞在犯人上,從而導致被詢問的人也帶有偏見。
在用戶對話中也是一樣的概念,提到你的點子就像是在說:「我覺得這個點子很好,你也這樣覺得吧?」
讓我們以「準備面試」這個主題來應用看看:
「可以帶我看看你平常是如何準備面試的嗎?」
好問題,這讓我們能直接觀察用戶的完整準備流程,從中發現:
- 用戶自己都沒能意識到的問題
- 效率低落之處
- 瞭解他們使用什麼工具,與誰互動
- 我們的產品在未來如何融入他們的生活
從用戶的行動中學習,也能讓我們避免用戶「自以為」的認知,真正了解用戶內心的動機以及想法。
最好的方法:在對話中永遠不要提及你的點子。
詢問過去的具體事實,而不是未來的假設或意見
「你說你的鄰居看起來不太正常,可以具體提一下他做了些什麼嗎?」
「他丟垃圾的時候會用拿的給清潔員,誰不會用丟的啊?」
在這裡我們就可以很清楚了解到,「鄰居不太正常」對他來說只是丟垃圾方式的異常行為。可以判斷這個線索不值得繼續深究下去。
同樣,我們以「準備面試」這個主題來應用:
「上次找不到模擬面試的對象時,你是怎麼解決的?」
好問題,能將對方從籠統的說法(如「我每次都遇到這個問題」)拉回到具體的過往案例。
「你有試過其他方法嗎?」
好問題,幫助我們瞭解用戶目前正在使用的替代方案、付出的成本 & 時間、以及對現有方案的滿意度。
如果他們根本沒試過尋找解決方案,那他們可能也不會購買你的產品。
「如果有一個 App 可以讓你在線上練習模擬面試,還可以幫你審查履歷,一個月只要 $99,你會想用嗎?」
壞問題,他們當然有可能會用,但不代表他們真的「會」做。
所有關於未來的事情都是過度樂觀的謊言。
找到問題的代價與動機
「找不到模擬面試的對象,會造成什麼影響嗎?」
「嗯,好像還好,我只要有一個安靜的獨處空間可以讓我大聲練習就好了。」
有些問題雖然存在,但不重要。
「這個問題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?」或「你為什麼會花力氣處理這件事?」可以讓我們區分出:
- 「有點煩但可以忍受」的小毛病
- 「會付出昂貴代價」的真問題
同時也給了很好的定價信號,讓你根據這個痛點的「價值」找出定價的錨點。
少說,多聽
「所以你的這個 App 跟 Speak 還有 Duolingo 有點像對嗎?」
「對,但是我們還可以做到 X 還有 Y...」
在這種情況下,你可能會很想「修正他們的理解」,千萬不要。
客戶即將讓你對他們的世界觀有更深入的了解,失去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是很可惜的。
此外,我們會很容易進入「Pitch Mode」,不停講述產品有多好,解決了什麼問題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對話中說得話比對方還多,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負面訊號。
- 你沒有在學習、了解用戶的生活
- 暴露你內心銷售的渴望
- 任何人都會說你的點子很好,只要你夠煩人的話
你學不到任何東西除非你願意閉嘴幾分鐘(就算你有非常聰明的話想說也一樣)。
擁抱壞消息,持續前進

《The Mom Test》的最終目的,不是為了聽到你想聽的答案,而是為了找到「真相」。
一個冷淡的回應遠比熱情的讚美更有價值。
「嗯,好像還好」
「我覺得很屌欸!之後再跟我說什麼時候會上線」
如果你有很興奮的一個新點子,但發現與幾個顧客溝通後沒有什麼人在乎。
那恭喜你,你幫你自己省下了無數試著 build 以及 sell 的時間。
知道你的想法是錯誤的很令人沮喪,但會讓你離真相以及優良市場更近。
帶著你現在所知道所有額外知識的優勢,去尋找客戶真正的痛點(或許已經在對話中得知)。讓我們一起離目標更進一步!
下一篇將繼續提及《The Mom Test》書中的概念,如何透過「Keep it Casual」、「推動承諾」、「客戶分群」等等概念,了解會議前、中、後該執行的動作以及概念。
Stay Tuned.
Quick Test:
一個居家健身 App,最初的問題:
「你覺得去健身房最大的阻礙是」
這是好問題還是壞問題?
Member discussion